导读 格力空调以旧换新,我要怎么换? 格力空调以旧换新需要参与此次格力“以旧换新”活动,消费者在“董明珠的店”

格力空调以旧换新,我要怎么换?

格力空调以旧换新需要参与此次格力“以旧换新”活动,消费者在“董明珠的店”登记后,可于当地格力门店选型付款并享受直减优惠:旧柜机换购新柜机最少可直减800元/套,旧柜机换购新挂机最少可直减400元/套,旧挂机换购新机最少可直减400元/套,享受真实惠、好产品和贴心服务。

董明珠的店二维码扫描(董明珠的办公室在哪里)董明珠的店二维码扫描(董明珠的办公室在哪里)


董明珠曾表示:“心系消费者,才能赢得消费者。”为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创造绿色健康生活,格力发起“以旧换新”活动,鼓励消费者淘汰老旧机型,享受高质量产品带来的美好生活。

与此同时,格力在近几年实现了众多技术革新,把健康、舒适、绿色等要素融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最终为用户带来生活品质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扩展资料:

“消费者的小事都是格力的大事。”以科技创新提升体验,以卓越品质惠及用户,以贴心服务让消费者满意,这是格力此次推出“以旧换新”活动的初衷,也是格力赢得消费者喜爱的秘诀所在。

近年来,市民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以旧换新”备受消费者追捧。前来选购空调的张阿姨表示:“家里的那台旧空调已经使用八年时间了,制冷效果慢,晚上睡觉还有噪音,准备参加这次格力的以旧换新活动,不仅上门安装,还负责旧机的拆卸与回收,用了八年的老空调,还可以抵400元,真是太好了!”

格力空调以旧换新,健康生活品质焕新。接到了以旧换新的派单之后,格力售后专业师傅王师傅与符女士预约上门安装时间,选择在周末上门安装。以旧换新订单信息核对无误,王师傅和他的搭档开始拆除旧机。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关注“格力电器”微信公众号。

2.

点击进入“格力董明珠店”。

为推行国家节能环保倡议,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升级,提高用户体验质量,2020年5月3日起“格力董明珠店”开展“以旧换新”活动,对以任意品牌的旧空调换购格力空调的消费者,均返还旧机补贴。

具体操作如下:

1、关注“格力电器”微信公众号。

2、点击进入“格力董明珠店”。

3、进入“格力董明珠店”,进入以旧换新专区。

4、在“以旧换新”区域进入新机器产品界面。

5、选择合适的新机进入产品详细信息界面,选择旧机进行注册。

6、按要求注册旧机信息,然后选择空调,提交新机表单。

7、订单支付成功后,您将成功参加以旧换新活动。一台新机器可以得到一台旧机器的补贴。购买和注册的新机器数量以一台机器为限。

8、预约上门服务,检查旧机器的完整性。员工拆卸旧机器,安装新机器,确认旧机器信息。

客户以旧换新流程:

1、销售网点上门收(拆)旧装新

(1)、导购告知以旧换新政策及补贴金额;

(2)、 客户购新机交全款;

(3)、 安装人员上门鉴定旧机,并登记旧机鉴定结果;

(4)、安装人员开具《家电以旧换新凭证》即旧机鉴定结果,其中客户联交予客户;

(5) 、客户凭《家电以旧换新凭证》(客户联)到购机网点领取补贴,销售网点先行垫付补贴款,格力公司审核后进行结算。

自2015年2月1日起,凡是2005年12月31号之年购买的格力老旧空调凭购机发票、旧机保修卡、购机收据等购机凭证,同时携带身份证到格力各网点报名,既有机会享受1000元以旧换新节能补贴,同时还可以享受统一特惠价、厂家500元让利款,三重补贴相当于5.4折上折。

扩展资料

1.消费者购买新商品时,只能用同一品牌或同一厂家生产的旧商品折价。

2.消费者购买新商品时,可以用任何一种品牌的同类旧商品进行折价。

3.消费者在购买新商品时,只能用竞争品牌的旧商品折价或兑换新商品。

4.消费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用任何品牌的同类旧商品折价购买新商品。一旦超过了这一时间的界限,就只能用同一品牌的旧商品折价来购买新商品。

格力电器推出《以旧换新》政策,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新商品时,如果能把同类旧商品交给商店,就能折扣一定的价款,旧商品起着折价券的作用;如果消费者不能提交旧商品,新商品就只能以原价售出。各销售区域的政策都是大同小异的。

格力,没有未来

格力在资本市场堪称伟光正的典范。

根据WIND数据显示,格力自1996年上市后,累计实现净利润1750.5亿元,累计现金分红616.11亿元,分红率高达35.2%。

在铁公鸡扎堆的资本市场,实属难能可贵。

有一位堪称正道之光的董事长,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承诺给8万员工买房,高呼企业的底线是良知,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刚公布的业绩快报,同样体现出格力的担当,一番腾挪把年报搞得漂漂亮亮,更不用说刚推出的超大规模员工持股计划。

这将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促进公司长期稳定 健康 发展……

这样的格力谁不爱?

没成想,格力却混成了重度ED患者。

丧失成长性的格力,已高位横盘整整两年,反观曾经的小老弟们,美的绝尘而去,海尔也在蒙头狂追,把曾经的老大哥按在地方反复摩擦。

这一切,都是因为格力在多元化上的惨败。

甭管质量多NB,消费者多认可,没增长潜力就是最大的原罪。

那么问题来了,格力多元化无法突围,这锅该谁背?

先说观点,2021年的格力并不会差。

2020年的格力,君临倾向于用2015年作对比。

受热夏诱惑,2014年空调市场零售额增长了13%,空调企业们信心爆棚,内销出货量同比增幅高达27%,导致库存高企,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000万台。

高库存必然带来价格战,坐拥全行业半数库存的格力,自然亚历山大,特别是2015年经济增速放缓叠加房地产下行,这谁受得了?

为去库存,格力率先发动了价格战。

美的、海尔、志高等纷纷响应,“万人空巷抢空调”活动整得风生水起,连发改委都受不了这群铁憨憨赶紧制止。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空调全行业扑街。

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15年国内家用空调产量10385万台,同比下降12%,累计销售10660万台,同比下降8.6%。

董阿姨傻眼了,年初还坚称“全年增长200亿目标不变”,6月已经只能口嗨“年底或许会有惊喜”。

这惊喜的确够大,格力罕见地业绩暴跌。

但董阿姨不愧是营销大王,丧事喜办玩得贼溜,把2015年业绩做低后,放出豪言“三年再造一个格力”。

好家伙,居然真的被她做到了。

我董阿姨威武。

董阿姨玩的就是压库存那套,毕竟格力的经销商都是董阿姨带起来的,削峰填谷,均衡产能自然不在话下。

2018年,果然达到2000亿元,就是这么精准。

可这玩的就是数字 游戏 ,销售数据已经失真。

如果以2014年为基准数,格力从2014年到2019年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7.45%,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也只有11.77%,增速并没有想象的高。

格力死命压库存就是在透支增长潜力,均衡产能反而把业绩搞得跌宕起伏,贼刺激。

格力那两年的辉煌,就是以压库存为代价。

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19年6月,空调行业总库存4823万台,其中格力占到2247万台,接近50%。

能咋办呢?

价格战继续走起。

2019年11月27日,格力再掀“百亿大让利”活动,三级能耗的“优质”空调疯狂让利消费者,成功实现双赢。

2020年的疫情和2015年的空调寒冬何其相似,再次成为空调企业们去库存的良机,得以轻装上阵。

千万别扯格力的新零售转型,那就是在欺负老实人。

格力线上渠道的建设秉持着当年自建分销渠道的思路,即必须掌握渠道的自主权。

正如董阿姨所说:

“格力有3万家门店,关乎上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如果说我们直接走线上,把线下抛弃掉,就会造成上百万人失业,这是绝对不能选择的。

我希望通过直播‘唤醒’经销商,改变过去的思维,跟上这个时代,真正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

格力虽然在国美、天猫有自营平台,与京东、苏宁也采取“平台买断”的方式合作,但格力商城的建设仍是重中之重。

原来格力的销售渠道为格力电器总部—各地销售分公司—格力代理商—格力专卖店。

格力新零售模式就是格力董明珠店以工厂总代的角色,直面消费者和零售商。

为打造格力董明珠店,格力商城运营主体已全面向其倾斜,点击格力商城网址时,直接就移步至格力董明珠店。

董阿姨搞直播带货也是以格力董明珠店为主体,并取得13场直播476亿元直播金额的骄人战绩,占到格力销售额的1/4。

但骄人战绩的背后,仍是在去库存。

董明珠店的运营模式有两种:

一种是消费者通过观看直播,进入“格力董明珠店”直接下单:后台将订单直接分发至消费者所对应区域的经销商,由经销商进行发货与安装。

一种是经销商线下引流至格力董明珠店:格力三万家门店同步直播,经销商让线下门店购买的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引流至董明珠店上购买,系统会识别出二维码所对应的经销商。

这能叫直播带货?

再说兜过来转过去,还不是经销商发货。

如果抛开直播带货的加成,格力董明珠店作为微信小程序,有那样的流量支撑格力新零售渠道建设?

带着这样的疑问,君临好奇进入格力董明珠店的秒杀专场,看到这款悦风-II销量高达91304件,颇感震惊,貌似很不错啊。

但再细看,全是在凌晨刷出的好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水军,我劝你善良!

抛开董阿姨“刷脸”的业绩,格力董明珠店的真实销售情况仍“有待观察”。

大概率,格力的改革只是革了个寂寞。

格力秉持“高质量、高定价”的原则,与茅台层层加码的经销商制度类似,和不让中间商赚差价的电商天然尿不到一个壶里。

格力必须掌控渠道自主权的打法,也与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格格不入。

格力再牛,还能强过阿里、京东不成?

缺乏互联网思维的格力,终究难以线上称雄。

格力的经销商制度和专卖店体系确立了线下强无敌的优势,可以和苏宁、国美的家电连锁渠道相抗衡。

可时代变了,苏宁都爆雷了,别躺在功劳薄上吃老本了。

2020年,空调线上市场累计销量占比为53%,首次超过线下,如果不是空调需要安装,线上占比只会更高。

要知道在2015年,线上占比只有16%。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的双杀格力毫不稀奇。

不止如此,格力最引以为傲的是赚钱效率,常年保持在30%+的ROE碾压全行业。

可在2019年,这最后的骄傲也被美的击碎,ROE被美的超越,2020年更是没眼看,去库存下的格力就是这样辣眼睛。

在空调天花板隐现的大背景下,玩销售返利的格力活活把自己玩成了周期股。

而2021年,则是复苏期的到来。

2016年,格力营业收入只增长了9.5%,净利润却增长了23.39%。

主要原因就是去库存后的格力,不需要再打价格战,依托低成本优势和品牌溢价,净利率快速回升。

毕竟格力在产业链的利润占比远非其他企业可比,零售端稍有回暖,就能吃喝不愁。

如果遇到2017年那种零售端销量爆表的年景,经销商们疯狂补库存,格力还能肥一波。

在这轮去库存中,格力搞“百亿补贴”等价格战,净利率从2019年Q3的14.33%迅速下降至2020年Q1的7.74%。

同时根据艾肯家电网数据,2020年国内空调市场出货量仅为8300万套,同比降幅超过10%,格力自然业绩凉凉。

好在2020年Q3以来,空调行业消化完库存,转向补库存周期,线上零售均价已开始回升。

对格力来讲,显然又到了一轮景气期的起点。

加上2021年的宏观经济,远比2016年要好,行业景气度不会差,格力量价齐升是大概率事件,业绩非常有保障。

这也是君临短期空翻多的原因所在。

可格力的长远发展仍然堪忧。

先说空调行业,2018年后已趋于饱和,进入缓慢增长时代,再吹空调赛道多优秀都是枉然。

相比城镇家庭142台/百户的空调保有量,农村65台/百户显然更值得期待,这从拼多多的崛起就可看出。

到四五线城市去,到广大农村去,那里的市场大有可为。

特别是当年如火如荼的家电下乡带来的高增长,接下来正是置换的高峰期。

可这波下沉红利,注定只能是进入美的碗里。

毕竟高质高价的格力,早已退出低端市场的竞争,要不然也不会有奥克斯的异军突起。

白电技术迭代慢的特点,也注定了掌握核心 科技 的格力,护城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深,要不然也不会被美的双杀,总不能说消费者都眼瞎吧。

而抛开空调外,格力再没拿得出手的。

这样说,可能很多人不服,要拿格力的智能制造说事,毕竟格力的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黑 科技 逼格满满。

董阿姨也非常自豪,在不同场合宣称:

“靠金钱买不来核心 科技 ,靠市场也换不来核心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的发展要坚持走自主创造的道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是应对未来国际竞争绕不过去的环节。”

这话绝对没错,从美国卡我们脖子就可看出核心 科技 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可如此NB的黑 科技 ,你得支棱起来啊。

从格力的主营业务构成看,空调+其他(补充)+其他的营收占比超过96%。

其他类,全是配套空调的产业链企业:

凌达压缩机,新元电子(电容)、格力电工(漆包线/电子线)、励高精工(阀件)、芜湖格力精密(铸件)……

单吊空调痴心未改。

智能装备呢?

2018年,营收31.09亿元,营收占比1.57%;

2019年,营收21.41亿元,营收占比1.08%;

2020年H1,营收2.09亿元,营收占比0.3%。

就这?成长性何在?能指望?

就算是全产业链闭环,黑 科技 主要用于赋能其他业务,可空调业务也没高歌猛进啊。

华为的5G、芯片、光模块等业务牛吧,也是靠终端业务撑起来啊,通信业务撑不起就换手机,手机被制裁就换 汽车 。

IDM的三星同样如此。

智能制造不能光靠嘴说吧,这如何撑得起董阿姨的6000亿小目标。

指望多元化?洗洗睡吧!!!!

2018年,生活电器营收37.94亿,占比1.92%;

2019年,营收55.76亿元,占比2.81%;

2020年H1,营收22.19元,占比3.19%。

没救了,彻底宣告失败。

最令人费解的地方就在这里,为啥美的多元化能成,海尔多元化能成,掌握核心 科技 的格力反而干不成?

原因很多:

起步较晚,产品线混乱,品牌定位不清晰,对年轻消费群体和新流量不够重视……

可这都是在扯淡,就是管理和人呗。

看看华为,通信设备做到全球最强后,要生产手机就把手机做到能与苹果三星相抗衡,要设计芯片就很快冲到全球前十,要布局 汽车 市场就快速推出智能 汽车 ……

还都是跨行业,华为如何能做到?

IBM帮华为打造的现代管理体系;

全员持股模式,所有员工共享企业发展红利。

美的能成功,就是因为学华为学得最像。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以方洪波为首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执掌美的后,搭建了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做到人尽其才。

以美的事业部制为例,灵活度和独立性非常高,当公司想发展哪些领域时,就会单独设事业部,新部长带头冲锋,颇有华为集中力量对同一个“城墙口”冲锋的味道。

胜则重赏,败则换人。

其次,美的实行了“常态化”的员工持股制。

美的从1999年开始实施,至今已形成涵盖各级人员的激励体系。

仅上市后,美的就进行了20次激励计划。

针对核心管理层的股权绑定计划,直接送出11.3%的股份,其中方洪波占比2.13%;黄健占比1.78%;袁利群占比1.42%……

针对研发人员和中低层骨干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累计拿出8.98%的股份搞了七期,激励对象高达7740人次。

光这两项就是超20%的股份,按现有股价值1200亿元。

这就是拿上千亿砸人,砸到核心管理层身上,砸到各级管理人员身上,砸到业务技术骨干身上。

更别提美的还在推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合伙人计划,变着法激励。

宗旨就是砸到你服气。

高管和骨干们与公司利益高度绑定,当家作主热情高涨,战斗力自然嗷嗷地。

美的收购式多元化常被诟病,可在这群战狼带领下,美的收购了就能消化,消化了还能更进一步,这才是美的最NB的地方。

ROE已超过格力,还不能说明问题?

现代管理体系和壕无人性的员工持股制,才是美的实现多元化发展的关键。

格力如何做的呢?

普通员工,别提了。

从格力2019年年报看,人工工资49.43亿元,占营业成本的4.86%,对应的生产人员67113人,人均年薪7.36万元。

美的人工工资97.12亿元,占营业成本的6.2%,生产人员110568人,人均年薪8.78万元。

同样在流水线流汗,凭啥工资少20%?

别嚷啊,要给8万员工分房呢。

两年过去,据说首批3000套人才公寓已经快完工了……

还是格力员工的评论经典,应该是两套,说一套,做一套。

但格力员工也别太灰心,至少格力加班时想着你们,销售手机时想着你们,直播导流时想着你们……

对比研发费用。

格力58.91亿元,技术人员14251人,人均研发费用41.34万元;

美的96.38亿元,研发人员13727人,人均研发费用70.21万元。

格力员工真是老黄牛的典范。

再看股权激励,戳眼吧。

格力只搞过一次,还是搞股权分置改革的2006年,609人分享整整570.6万股。

美的数百上千亿砸下来,能比?

光有大棒没胡萝卜,还多元化,还指望在格力诞生余承东、何庭波……

打工人,尽好自己的本分吧。

鼓吹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要看她做了什么。

在格力的发展过程中,谁最受益呢?

以京海担保为首的经销商们。

在格力层层加码的经销商体系,经销商们赚得盆满钵满。

可在线上渠道为王后,格力的经销商体系已沦为负资产,是格力扩展线上渠道的最大障碍,敢动渠道就死(减持)给你看。

更别说经销商们组成的京海担保,在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中得到格力10%的股份,分红拿到手软。

但这事全靠董阿姨推动,京海担保自然要投桃报李,双方利益深度捆绑。

2017年,董阿姨组团投资珠海银隆,以10亿自有资金加上北京燕赵汇金转让合计持有珠海银隆17.46%的股份。

如果以董阿姨0.74%的格力股份,从2008年至2015年分红额为2.08亿元,薪酬也只有3702万元,哪来的钱?

董阿姨自称是“举债”投资,燕赵汇金点了个赞。

2019年,高瓴以417亿元受让格力15%的股份,成功入主格力,协议内容也很有意思。

格力管理层组成的格臻投资以13.94亿元认缴珠海明骏6.3794%的出资额,同时以10.32亿元受让珠海博韬持有的珠海明骏4.7236%出资额,即合计以24.26亿元持有珠海明骏11.1%的出资额,间接持有上市公司1.665%的股份。

按当时的股价,对应的市值高达57亿元,这33亿的差价就是给管理层的大红包。

同时格臻投资还以430.5万元享有珠海明骏41%的GP份额,不仅能继续掌控格力,还能获得相应的收益分成和基金管理费。

而在格臻投资中,董阿姨持有95.48%的股份,这所谓的管理层全被董阿姨代表了,暂且不论出资额来自哪里,董阿姨已经成为最大的赢家。

格力的控制权远也比想象的值钱。

而就在最近,董阿姨还这样说道:

“我们是创造平台,能不能成为接班人不是我说了算。

曾经有几个人比较有希望,但是权力一旦释放给他以后出现了问题,第一他自己没有掌控能力;

第二是没有精神,他按照普通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第三是有权力了以后,却把权力做成自己的平台。

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所以这就是董阿姨想方设法搞“去朱江洪化”,通过格力手机、格力董明珠店等方式深度捆绑格力的原因?

余子碌碌,唯董阿姨乃明主矣!

连望靖东和黄辉都先后离职,谁还能阻挡董阿姨的步伐?

高瓴尽好美男子的本分吧,董阿姨守成还是没问题滴。

但格力的未来,真的还未来。

董明珠的店微店进入方法董明珠的店怎么进入

董明珠的店是一款资源丰富的网上商城,因为是格力出品,让广大消费者得到了价格优惠和品质享受是格力开店的本质。但是很多朋友并不清楚这个店铺在哪里,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进入方法!

《董明珠的店》微店进入方法

董明珠的店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中登录,点金进入微信APP,点击屏幕下方【发现】,在点击【小程序】,

首次进入时,在小程序上方搜索【董明珠的店】,然后点击进入即可。

二次进入,如果小程序中会显示最近使用过的小程序,这里会显示出该店铺,那么直接点击即可进入了!

董明珠自己开的“格力网店”上线28天,销售超200万,大家怎么看?

董明珠开网店售卖格力电器产品,是对格力电器全员销售的一种身体力行。

格力电器日前再启“全员营销”。针对“格力电器每位员工年销售任务1万元,卖多有佣金奖励,卖少有考核”的报道,格力电器总裁办人士确认有该任务,但其称“卖少了没考核,但卖多了会有奖励。”

格力电器缘何启动全员营销,在于地产景气度下行,影响到格力电器的销售增长,格力电器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营收为2000亿元-2010亿元,上年同期为1500亿元;净利润260亿元-270亿元,同比增长16%-21%。从年报增速看,同比增长还是非常亮丽的,但是公司2018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6.99 亿元,同比增长34.11%;实现归母净利润211.18 亿元,同比增长36.59%,对应EPS 3.51 元/股;其中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7.23 亿元,同比增长38.46%,实现归母净利润83.12 亿元,同比增长38.35%,符合前期业绩预告。

四季度公司业绩增速明显下滑,说明四季度业绩增长有环比下滑的迹象,另外公司预期1未来会有10%的增长。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每年10%增长还是有把握的,市委市政府来考察后,希望格力电器到2023年实现6000亿目标,那10%是不够的,但是作为格力电器对股民的承诺,增长10%是有保证的。

格力电器销售增长不在于产能问题,而在于销售问题,因此格力电器才会有全员销售计划。但是全员销售对于研究岗位、生产岗位职工而言是一件难堪的事情,虽然公司没有惩罚措施,但也会带来一定压力。

这种情况下,董明珠销售出身,就带头起一个示范作用,在格力网店开设网店销售格力产品,董明珠是一个网红式企业家,人脉关系良好,拥有很多粉丝,自然会有粉丝帮衬,照顾董明珠的网店生意,因此董明珠生意会比其他人红火得多,28天销售200万元并不稀奇。

不管如何评价董明珠的网店,我们需要承认董明珠为了6000亿元目标在努力,这是一个企业家的担当,还是值得尊敬的。

日前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候称自己开的“格力网店”上线28天卖出去200多万,其实很多人都惊讶董明珠居然开网店了,其实早在过年前格力已经开启“全员销售”,让员工过年期间可以回家推销一下格力的产品。

格力一共9万多个员工,这样一下子格力就多了9万多条分销路线了,格力给每个员工网店销售的年目标为1万业绩,达成有奖励,达不成不影响绩效。

董明珠的做法无可厚非

格力这样做法为了更好地在网上销售,增加多一点销售渠道,其实董明珠这样做法也无可厚非,毕竟她之前在股东大会上许下承诺,格力到2023的营收超6000亿元,董明珠想要达成目标一定需要开拓更多市场,提高格力的竞争力。

抢占市场,鼓励全员参与

近年家电零售市场相对低迷,格力想要继续领跑就要开拓更多的思路来抢占市场。

开启“全员销售”活动可以让员工拥有更多的收入渠道,鼓舞员工的积极性,这样做法是不错的,把员工在 社会 上的人脉、资源充分利用,达到一个企业和员工双赢的局面。

最后总结

“格力网店”的做法可以看到董明珠为了自己的承诺是想尽一切的办法,“全员销售”的初衷和想法都是好的,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也可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对于董明珠开“格力网店”的看法有不同意见的欢迎留言交流。

董明珠居然自己开网店了?看来,真是没有什么事是董阿姨不会做的了,对于董明珠网店一个月销售200万这个成绩,如果是放在普通人的身上,这种销售业绩确实值得赞赏,但是,对于一个企业的大当家自己来做这件事就值得商榷了。原因如下:

一、在知名网红营销中,这个成绩并不很出彩:

在我看来,董明珠已经是一个网红名人了,如果按照网红的营销成绩来说,董明珠的这个成绩并不亮眼,例如: 美食 网红李子柒开网店,第一天销量就高达千万,女装网红张大奕在淘宝上一年的销售额达4600万美元,双十一一天的销售额就过亿了.....

这么说来,跟众多网红相比,董明珠的网店还得继续努力呀,哈哈哈~~

图:网红张大奕

二、作为一个企业的大当家,要学会分权和培养下属:

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是所有的事都得亲力亲为,她的职责应该是把握大方向、掌控全局,而不是什么事都要插一手,要学会分权、学会培养下属,你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诸葛亮够聪明吧,但是最后结局又如何呢?

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董明珠自己开的网店一个月销售200万,你叫底下的销售人员如何是好,既感到很大的压力,也会感到非常尴尬,而对于董明珠来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销售本就不是她自己分内的事,她只需要督促销售部门做好销售就行了,而不是自己下场做销售!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董明珠亲自上网开店销售产品,且上线28天就镶出200万,既是一种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方式,也是在回答此前“全员销售”的相关问题。因为,其提出的销售目标,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足够的压力,是很难实现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按照董明珠的人脉和影响,28天销售200万,并不是太难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网店的销量还会进一步扩大。朋友圈能够帮忙的人,也会前来帮忙。一些她的粉丝等,也会从中给予帮助。

但是,如果是格力的普通员工,要想销售出一定的量,就比登天还难了。把压力全部下传下去,或许能够产生一定效率。但是,难保不怨声载道。毕竟,对普通员工来说,每销售一台空调,都有可能付出巨大努力。这就好比全面招商一样,有点太为难没有能力招商的人了。

所以,还是要控制住自己的 情感 ,控制住再次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的冲动。企业,还是要按照规律,有计划地发展,不要追求超速发展。格力不是一家新诞生的企业,格力的影响,已经足够,只要注重营销方式和服务手段,是会保持稳定的增长的。这种全员销售模式,或许能够带来一时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会让企业走向消费者的反面,会让消费者反感的。

企业不是道具,企业需要遵循发展规律,企业最怕的就是经营者冲动、经营者盲目。眼下的董明珠,就有点想大跃进的感觉,想一下成为都望其项背的引领者,有点不太现实。搞不好,会让企业走向歧途。更担心的是,是否投资银隆出现问题,想通过强力销售来弥补已经出现的损失,维持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呢?这种有点挖肉补疮的方式,可行吗?

董明珠在开创一个全员销售的互联网模式

其实这也不算是什么新模式,只是格力加入了互联网的工具:分销商城,让这个模式运起来更加高效。

每个员工都可以自己在分销商城注册,然后商城会自动生成一个属于注册者的专属二维码,员工就能把这个二维码发到朋友圈,只要朋友圈的朋友通过扫描这个二维码,在商城购物,员工就会得到第个产品的一定分润。

其实这个模式就是一个员工把自己朋友圈裂变模式,格力拥有着9万名的员工,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品牌代言人,也可以是企业产品的销售员,企业产品好不好,员工最清楚,员工愿意成为企业产品的销售员,把产品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这首先产品是得到员工认可。

每个员工在上班的路上,下班或者平常吃饭,跟朋友聊的时碎片时间,随时把这个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到自己的熟人群里,总会遇到有需求的要买电器的朋友,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产品,成交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且格力的品牌和员工的熟人圈子的推广,直接解决了信任感这个影响成交的最大问题。

在配送方面,只要在分销商城下单,格力通过自己的各加盟门店的大数据,哪个城市的订单就由最近的门店来配送,这样不但高效,而且产品的流转整度也更快。

我们可以来算一笔账,格力的9万名员工,如果平均每月每人为格力销售了1000元的产品,那就是9千万的营收了,一年12个月是多少?大家自己去算算就可以。

董阿姨自己开个网店就可以卖200万的货。看起来这是件好事情。实际上来说,如果市场容量就只有1000万,她卖掉200万,别人就少卖了200万,无论谁卖,横竖是一个意思。当然在董阿姨没有办法拓展这种需求的时候,这样做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是一个老总来做这样一件事情有多大意义能够缓解格力的销售之难呢。格力的目标1500亿销售。这200万看似不大,意义极大。那是阿姨的销售。阿姨不愧为销售巨匠。我们是不是应该欢迎阿姨重返销售经理位置。阿姨这一卖,拿去教育全员销售的生产员工。这就麻烦大了。这不整人么。

想当初,如果说格力掌握的那些核心 科技 是真真正正的,那么我想今天会有另一番天地。格力说是掌握了核心 科技 ,但是它没有在关键的核心技术上有一些进步,比如说压缩机的效率提高了三倍,哪怕是一倍,甚至50%,都可以称之为核心 科技 ,而现在它的压缩机还要需要跟日本厂家买,那就是一个装配厂,那弄点销售有多大意义呢?销售弄了只能救今天的急,救不了明天的方向。格力几千项专利不是自己跟自己玩的开心的 游戏 吗?

所以董阿姨今天去卖格力产品了,并不是她前进了,而是她假装很开心的走在一条下坡路上。

董明珠在格力就是一个传奇,从最底层的销售员开始做起,没有任何背景,一步一步做到现在的位置。格力撑起了珠海经济的半边天,珠海几乎所有家庭,单位买空调都是买格力的。

销售员董明珠

以前董明珠在格力就是销售出身,所以自然也特别重视销售。这次格力全员营销,董明珠更是身先士卒,做出榜样给员工看。这样的行为是非常接地气的,我觉得在传统家电的领域,这样的做法是有一定的意义。

由于经济的下滑,地产行业也没有以前那么火爆,格力的销售也是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这个时候发动全员销售,是会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百万销售额

董明珠一个月销售了200万,其实也并让人觉得惊讶,毕竟董小姐的人脉资源摆在那里。推个文出来,用不上的,也得买上几台。这更多是给员工起个榜样作用,我董明珠都亲自卖空调,还卖的这么好,你们有什么理由不卖?

最近我家装修,也有个格力员工在群里推销空调,群里很多人直接就定了。因为格力的口碑摆在这里了,价格稍微贵点,但是也能接受。所以推销起来也不是特别费劲。每个人一年一万的任务应该也比较容易。

结论

全员营销没有什么不好,在非常时刻,用这个办法遏制住下降的趋势很有必要。董明珠能身先士卒去卖空调,也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董大姐凭借自身的能力和影响力,超强的人脉关系达到这个销量很容易,没有稀奇的。毕竟名人效应是巨大的。一分为二的看,说明董大姐开始注重线上销售渠道了,大势所趋而已。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场女强人,网店的实际操作是不需要她亲力亲为的,下面自然很多人替她操作了。她的主要作用就是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推动销量不断上升。

而作为格力其他的普通员工来说,想要达到满意的销量,还是比较困难的。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同样的东西,有人脉关系的,销售经验的,业绩会好。普通员工就难了。

董大姐是女强人,但手底下的员工就不一定了。

这么说:极度不靠谱。

没有做企业家的眼光。骨子里还是个营销员,各种小打小闹的营销小手段,以大企业掌门人的身份来玩,玩的很嗨,感觉就像一个20多岁的成年人老缠着其他成年人跟她玩泥巴过家家,比如要求全员营销,下死命令,必须每人卖1万元。这是多低的格局,给人感觉卖的是劣质货,卖不出去,强行卖给熟人。把一个世界一流的公司,当做小作坊来玩。

董事长以个人名义去开网店卖产品,听起来就不对头,奇葩。作为公司掌门人,本质工作是为公司长远发展定方向,找对方向,坚决前行。可是董小姐恰好相反,搞不清楚公司怎样发展是对的,前几年出了几次馊主意,效果太差,现在干脆不考虑长远计划,因为搞错了她觉得丢人。然后就搞一些小名堂,有点像古代皇帝出馊主意丢脸了,就不理朝政,省的丢脸,整天跟一群小姑娘斗蛐蛐,斗鸡,捣鸟窝的感觉。

最好的企业是每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放开权力让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专长, 可是董小姐不是这样,总觉得她是全能王,随手一指就是个命令,完全不了解业务进展情况乱指挥。瞎折腾。明明是掌握企业发展大方向的人,反而时刻想着做个销售员,不做董事长该做的事,就应当让能做董事长的人去做董事长。喜欢做销售员做的事,可以去做销售员。这样工作内容与岗位不匹配,耽误公司的前程啊。已经被美的甩开两条街,再这么玩下去,几年后,可能连美的的背影都看不到了。

董明珠开网店卖家电,不需要任何的电商优化技术,普通人开网店要做权重做排名,而董明珠作为网红知名人士,自带流量,什么技术都不需要,所以她的网店业绩不错,于是乎她又进一步动作给员工下任务,网店任务,她的意思是你看我轻轻松松开家网店就卖掉200多万,让你们卖一万你要是都卖不出去那说明你太笨了。而作为格力的员工,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个网红身份,所以只能老老实实的靠钻研淘宝优化技术,这就呵呵了。

记得上班的时候,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不同的领导,有一个我的上级是类似办公室主任的,我初来乍到,去集团公司争取一个业务,按照规定没有完成很理想,我汇报给他,他给集团公司打了几个电话,搞定了,转过身说我“你看你没争取到的,我打几个电话就拿到了,你还是能力不够啊。”我承认我可能是能力很差,但是他还真以为他争取到的结果不是因为他是主任而是因为他的沟通能力更好。结果,他一共干了三个多月终于在搞砸了一次发布会之后,被开除了。

他之后那个领导,是我们单位一个老大姐,在公司干了十多年了,人品很好,人缘更好,和集团公司那些人也熟,每次我搞不定的事情,去求助她,她就一句“好吧,姐再用用这张老脸”,每次搞定之后我说某姐你真厉害你真是我偶像,她每次都说,厉害什么阿?就是这么多年了都太熟了他们不好意思拒绝我。我们这些年轻同事都喜欢她,更尊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