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泊牛渚怀古原文: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泊牛渚怀古原文: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 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挂帆 席 一作:去)

李白的牛渚西江夜 夜牛渚怀古李白的牛渚西江夜 夜牛渚怀古


夜泊牛渚怀古翻译及注释

翻译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我也能够吟哦袁宏的咏史诗,可惜没有那识贤的将军倾听。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牛渚,这里只有满天枫叶飘落纷纷。

注释 1牛渚: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诗题下有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2西江:从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内的一段长江,古代称西江。牛渚也在西江这一段中。3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4高咏:谢尚赏月时,曾闻诗人袁宏在船中高咏,大加赞赏。5斯人:指谢尚。6挂帆席:一作「洞庭去」。挂帆:扬帆。7落:一作「正」。

夜泊牛渚怀古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其间时那种悠然神远的感受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

三、四句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谢尚牛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和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的巧合,固然是使诗人由「望月」而「怀古」的主要凭借,但之所以如此,还由于这种空阔渺远的境界本身就很容易触发对于古今的联想。空间的无垠和时间的永恒之间,在人们的意念活动中往往可以相互引发和转化,陈子昂登幽州台,面对北国苍莽辽阔的大地而涌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感,便是显例。而今古长存的明月,更常常成为由今溯古的桥梁,「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月下吟》),正可说明这一点。因此,「望」、「忆」之间,虽有很大跳跃,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当中就含有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明言的意念活动。「空忆」的「空」字,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暗示了这份回忆注定没有回应。暗逗下文。

如果所谓「怀古」,只是对几百年前发生在此地的「谢尚闻袁宏咏史」情事的泛泛追忆,诗意便不免平庸而落套。诗人别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关系—贵贱的悬隔,丝毫没有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现实中求之而不可的得。诗人的思绪,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尽管自己也像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像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 明朝 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末联宕开写景,想像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像是无言地送著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诗意明朗而单纯,并没有什么深刻复杂的内容,但却具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这种神韵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文字语言和特定的表现手法。这首诗,写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画,迹近写意;写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用语的自然清新,虚涵概括,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等等,都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李白的五律,不以锤炼凝重见长,而以自然明丽为主要特色。此篇行云流水,纯任天然。这本身就构成一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趣,适合表现抒情主人公那种飘逸不群的性格。诗的富于情韵,与这一点也不无关系。

夜泊牛渚怀古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是诗人失意后在当涂之作,那时诗人对未来已经不抱希望,但自负才华而怨艾无人赏识的情绪仍溢满诗中。

牛渚,是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端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诗题下原有注说:「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据《晋书?·文苑传》记载:袁宏少时孤贫,以运租为业。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秋夜乘月泛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非常赞赏,于是邀宏过船谈论,直到天明。袁宏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声名大著。题中所谓「怀古」,就是指这件事。

诗词作品: 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作者:【 唐代 】 李白 诗词归类: 【唐诗三百首】、【月亮】、【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什么意思

一、“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的解释如下: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

二、此诗句出自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诗句赏析如下:

此诗句首句点明牛渚夜泊。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其间时那种悠然神远的感受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

李白牛渚怀古是什么体裁?该如何理解呢?

此诗为李白五律名篇,借咏史以抒怀,自叹怀才不遇。虽为五律,却不用对偶,有人误为古诗,盖因不明律诗发展演变之迹,其时尚未甚拘偶对之故也。

这首诗当是诗人失意后在当涂之作,那时诗人对未来已经不抱希望,但自负才华而怨艾无人赏识的情绪仍溢满诗中。牛渚,是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端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诗题下有原注说:“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据《晋书·文苑传》记载:袁宏少时孤贫,以运租为业。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秋夜乘月泛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非常赞赏,于是邀宏过船谈论,直到天明。袁宏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声名大著。题中所谓“怀古”,就是指这件事。

其实是历史题材,主要讲的就是李白是如何怀念项羽和刘邦的,表达出来他的报国之情。

是一种记叙文题材,其实可以理解为李白他遇人不淑,他那么想当官,但是却还是无疾而终。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原文与赏析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牛渚,山名,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山北半壁突出在长江中,称牛渚矶,又名采石矶,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是长江下游著名古津渡。历代诗人以“牛渚”或“采石”为题的诗作甚多。李白除这首《夜泊牛渚怀古》外,还有《姑熟十咏·牛渚矶》和《横江词》其二等多首。牛渚,与李白的结局关系十分密切。宝应元年(762)他在当涂去世后,初葬采石。这首五律当是李白晚年在当涂所作。

此诗题下原注云: “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这为了解此诗提供了背景材料。牛渚,自东汉末年以来便是军事要地。孙吴政权曾由周瑜“出备牛渚”,以后又曾在此渡江,与西晋司马炎的进犯军交战;东晋时镇守牛渚的是镇西将军谢尚。此诗的原注,即谢尚与以运租为业的寒士袁宏发生在牛渚矶下的一段历史佳话。在一个风清月朗之夜,袁宏在江上吟诵自作的《咏史》诗,谢尚巡江时发现,大为叹赏,派人邀他相见,二人通宵谈笑甚欢,后来又委任袁宏为自己幕府的参军,从此袁宏声名大振。此诗题曰“怀古”,即有感于这段往事而写。

首联以叙述开头:在“青天无片云”的夜里,行船停靠在西江的牛渚。从南朝京都建业(今南京)到九江的一段长江称西江。这两句极平顺自然的诗句,因其有曲有衬,即从江面到夜空,以无片云衬青天,因而不显板滞,且颇有诗味。首联即点破“夜泊牛渚”诗题,是这首诗的特点。首联道破诗题的写法,在唐诗中还有不少诗例,如苏廷硕的《望春宫应制》、王维的《积雨辋川作》、李商隐的《二月二日》等等。

颔联承首联,说自己登舟赏月,因而想起了识人爱才的谢尚。前一句写景,是实,后一句述意,是虚,符合律诗常于中二联将事或意托之于景,有虚有实,虚实兼用的常式。只是,这里的景是远景、高景、全景、动景,于是便把“空忆”的感叹映衬得十分突出,而这两句诗也显得生动空灵。何以有“空忆”之叹?于是引出颈联的两句,至此使整首诗为之振起、挺拔:我也能象袁宏那样高吟,可是象谢尚那样爱才的人却无法听到,于是由“怀古”而引起的世无知音、怀才不遇的隐微之情便浮现了出来。既然如此,还是离开此地吧!明天就挂帆开船而去,在秋风萧瑟、枫叶纷落中航行。尾联既点了题字,又给人以无限遐想。全诗的章法是:一二句泊牛渚,三句重在“夜”字,四五六句怀古,七八句从旁空落,别生远韵。

五七言律诗在太白集中所占比例甚少,七律仅十余首,五律不过七十余首。不是李白不能作律诗,而是不想作,律诗约束太多,与他自由奔放性格相左。即以此诗而论,便是一首有争议的律诗,有人不承认它是律诗,只是一首合律的古诗,因为它中间两联全不对偶。也有人说是律诗,但不正规,是律诗的“变体”。其实应该承认它是律诗,如果说得准确些,可名之曰:李白笔下的律诗。

或问“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说”,答曰:太白诗“牛渚西江夜……”诗至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三)

白天才超迈,绝去町畦,其论诗以兴寄为主,而不屑屑于排偶声调,当其意合,真能化尽笔墨之迹,迥出尘堨之外。司空图云: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严羽云: “镜中之花,水中之月,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论者以此诗及孟浩然《望庐山》一篇当之,盖有以窥其妙矣。羽又云: “味在酸碱之外。”吟此数过,知其善于名状矣。(《唐宋诗醇》卷八)

盛唐人古律有两种,其一纯乎律调而通体不对者,如太白“牛渚西江夜”,孟浩然“挂席东南望”是也。( 〔清〕陈仅《竹林答问》)

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

《夜泊牛渚怀古》

作者: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

1、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绪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2、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涌已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

译文: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天空湛蓝湛蓝没有一丝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记起了东晋的谢尚将军。

我也是一个善于吟唱的高手,

但识贤的谢尚如今难得有闻。

知音难遇明早只好挂帆远去,

前景宛若深秋枫叶飘落纷纷。

赏析:

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从谢尚闻袁宏咏史事件中,领略到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是与地位高低无关的。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的深沉感喟。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

诗为五律,却无对偶。有人认为李白才高,放逸不羁,兴之所至,随口讽诵,不顾及对偶。此说自有其理。

夜泊牛渚怀古六州歌头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释

①牛渚: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

②西江:江西境内九江至南京区段的长江。

③谢将军:指东晋谢尚,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听到袁宏在船上吟哦自己的作品,大力赞赏。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④高咏:谢尚赏月时,曾闻诗人袁宏在船中高咏,大加赞赏。

⑤斯人:指谢尚。

⑥挂帆:扬帆。

译文

夜泊在牛渚江上,万里无云碧天清朗。登上船头把秋月仰望,徒然怀念那前朝的将军谢尚。我也能写袁宏的《咏史诗》,可惜慷慨的高吟又有谁人激赏!明日我将扬帆离开牛渚,只有两岸枫叶纷纷飘落。

赏析

月怀古,借咏史以抒怀,抒发知音不遇之伤感。末联写景,想像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全诗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诗为五律,却无对偶,实为李白放逸不羁,兴之所致,随口吟诵,最鲜明地体现了李白律诗豪纵飘逸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当是诗人失意后在当涂之作,那时诗人对未来已经不抱希望,但自负才华而怨艾无人赏识的情绪仍溢满诗中。

此诗题下原有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诗中怀念晋代袁宏吟诗被谢尚所赏识之事,而叹自身怀才之不遇。牛渚,指牛渚矶,即采石矶,在今安徽马鞍山。谢将军,即指晋代镇西将军谢尚。诗的首联点明夜泊牛渚。次联由牛渚望月,触发情怀,发思古之幽情。五、六句写自身空负袁宏之才,而谢尚不复可遇。尾联宕开一笔,预想明日离去之情景,秋风萧瑟,枫叶飘落,孤帆远挂,以寂寞凄清的环境氛围进一步烘托不遇知音的孤独感受。此诗声韵为五律,但却不受格律束缚,通篇不对仗,浑朴流畅,纯任天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孟浩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师。

讵忘经济日,不惮沍寒时。

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

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

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渚宫何处是,川暝欲安之。

枫桥夜泊古诗_枫桥夜泊张继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译文: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赏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