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斐迪南·福煦的人物生平 两年之后,福熙从工艺专科学校毕业,进入炮兵学校成为教官。短期内,成为经验丰富的技

斐迪南·福煦的人物生平

两年之后,福熙从工艺专科学校毕业,进入炮兵学校成为教官。短期内,成为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还是一个老练纯熟的骑手,很快被吸收进巴黎炮兵委员会。 1883年,福煦同布瑞泰妮结婚。在那个时代里,同辈的军官们大都热衷于参加殖民地的战争,以追求职务与军衔的升迁,而他却置身于研究和思考之中。他仔细考察历史上伟人们的生平,寻求和弄清作为一个指挥员的职责和要素,培养解决种种难题的能力。1885年,他被调到高等军事学院工作,1891年调陆军总参谋部三局任职,晋升少校。不久,又入高等军事学院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讲授战略课。1894年任教授,1901年福煦返回军队。1903年升任上校团长。1905年调任第五军参谋长。1907年晋升准将并调回总参谋部。1908年,他晋升准将,同时被总理克列孟梭任命为军事学院院长。在该学院的25年中,他一直在研究和教授军事理论,不仅为法国培养了整整一代军官,而且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他的理论的核心是进攻学说:进攻是作战的最高原则,是获得胜利的唯一途径,即使濒于失败也不要放弃进攻。这个原则的关键是“意志”和“思考”。关于意志,他曾这样说过:“克敌制胜的意志是胜利的首要条件”,简言之,“胜利即意志”,“一场胜仗就是一次决不服输的战斗”。而思考,就是根据不断改变着的情况随机应变,而不应事先制定一份万无一失的作战时间表。福煦常说,“操典条令在操练时确是再好不过的,但在危急关头就没有多大用处……你们必须学会思索”。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军事思想在法国军事界一直占统治地位。法国总参谋部的大部分军官都是它的信徒,以作战处处长朗格梅松上校为典型代表,甚至总参谋长兼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霞飞也深受它的影响。总参谋部1913年5月通过的霞飞的“十七号计划”,10月法国政府颁布的《野战条例》,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斐迪南·福煦(斐迪南td)斐迪南·福煦(斐迪南td)


意大利是欧洲有名的战五渣,各国明知道它是个累赘,为何还争相拉拢?

在“一战”前,意大利是“三国同盟”中的一员,“三国同盟”是一个包括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内的共同防御公约组织。“一战”刚开始,德国最高统帅部就对意大利放心不下,担心其加入协约国一方,从而改变战局,使奥匈帝国遭受打击。所以德国人对意大利不抱什么幻想,不过在“一战”爆发前,德国为了让意大利在奥匈帝国侵略塞尔维亚的战争中保持中立,还是征询了这个盟国的态度。

意大利当时保持了中立,但意大利逐渐看到了德国和奥匈帝国在战场上失利的表现,譬如,1914年奥匈帝国在东线遭遇了挫折,而德国也被裹挟进来,为了对付即将冲过喀尔巴降山山口和扫荡匈牙利平原的俄国人,德国不得不支援奥匈帝国,另外,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轻率的进攻也又一次损失惨重,意大利人觉得保持中立无利可图,不愿意再保持中立,产生了加入协约国的打算,这样一来,战局就会改变,使奥匈帝国遭受更大的打击。

德国看情况不妙,决定支持意大利对于领土的要求,以换取意大利继续保持中立。但意大利要求的这块领土属于奥匈帝国所有,奥匈帝国不愿意拱手让给意大利,于是,意大利一边与奥匈帝国谈判,一边秘密同协约国谈判。

随着俄国的猛烈进攻,奥匈帝国已不可避免地失败了,意大利人也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彻底死心。意大利认为,在奥匈帝国垮台之前,他必须与奥匈帝国撇开干系,正式加入协约国,这样他们才能参与对垮台后的奥匈帝国的瓜分。而且协约国对于意大利对奥匈帝国的领土瓜分的要求,更为慷慨。

意大利的“背叛”

意大利最终在1915年4月同协约国秘密签订了《伦敦条约》,这个条约规定,协约国将给予意大利蒂罗尔、的里雅斯特、伊斯特拉、达尔马提亚海岸的一部分和希腊人聚居的多德卡尼斯群岛的领土。还允许意大利扩大其非洲的殖民地和参与瓜分奥斯曼帝国。

意大利作为对协约国的回报,将在1915年5月22日对奥匈帝国开战,根据德国与奥匈帝国是同盟国关系,也就意味着意大利要对德国开战。但意大利财政枯竭,而且惧怕德国,决定暂不对德国宣战。直到1916年8月28日,当意大利认为国家安全得到了保障,不再惧怕德军报复,这才对德宣战。德国鄙夷意大利,视意大利这种行为为背叛。奥匈帝国的康拉德将军称意大利为“背信弃义的意大利”。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却成了协约国的一个累赘。在经济上,协约国必须承担对意大利援助的义务,因为意大利的装备太拙劣了,既缺乏生产重武器的手段,又没有钱购买。英国过去还可以依靠法国的煤来提供能源补给,可如今法国东北部的煤矿被德国占领了,英国自己不能就地得到煤炭补给,却不得不把自己国内宝贵的燃料运给意大利,以供其工业和船舶之用,因为只有意大利海军能把奥地利潜艇围困在亚得里亚海。

若在一个厚道而灵活的领导人手下,意大利军队是可以装备完善的。但意大利军队总司令路易吉·卡多尔纳将军不是这样的人,在他的管理下,意大利军队战斗力非常弱。不过,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于“一战”战局的改变,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对战双方的战场形势

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奥匈帝国的打击很大,奥匈帝国康拉德将军对意大利发出一连串的武力威胁,但没有力量付诸实施。因为奥军正在俄国战线挣扎求存,只能抽1万士兵来守卫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的边界。

奥一意战线770千米长,有曲线的山脉障碍,南部和东北部环形战线上的任何对意大利的进攻或防御,都有利于奥军。意大利将军卡多尔纳知道,向多洛米特或卡尼克山脉突击,将招致全军覆没。这里的阿尔卑斯山脉有险峻的山口和隘路,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阿尔卑斯山地部队才能攀登。

意大利305榴弹炮

在西北部,在对意大利形成威胁的特兰提诺(南蒂罗尔的一部分),奥军在参差不齐的山顶后面掘壕固守。意军要在这里进行任何突击,得攀登深沟高垒的阿迪杰山谷,而且可能会在特兰托狭长深谷甚至更为崎岖的勃伦纳山口遇到伏击。在东面,奥匈帝国在亚得里亚海的唯一港的里雅斯特的人口也有天然的障碍相阻隔,这里似乎为意大利进军提供了某种希望,但只是与两个其他防区对比而言。

伊松佐河从尤利安阿尔卑斯山脉的峡沟倾泻而下,然后缓慢地流成沼泽,最后注入亚得里亚海。奥军的据点就设在伊松佐河东岸的渡口上。在这些集中防御的中央,是戈里齐亚这个设防城市;在它的北面是巴因西扎高原;这个城市的南面是海拔270千米、陡峭、荒芜、尖削的石灰石悬崖的卡尔索高原。

在这些障碍后面,是耸入云端的德军阿尔卑斯山峰,由训练有素的德国阿尔卑斯军守卫着。一位战略家总结道,意大利的困境是:“不攻占山脉,伊松佐河是不能渡过的,而不渡过这条河,山脉是不能攻占的”。

在对的里雅斯特、伊斯特拉和其他领土提出要求之后,意大利政府知道,这些领土首先要靠武力征服来获取。意大利路易吉·卡多尔纳将军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不得不命意军在特兰提诺沿着伊松佐河发起攻势。

11次血腥而徒劳的战斗

意大利与奥匈帝国的伊松佐河战役,是从1915年6月至1917年9月,在一条96千米战线上进行的,双方共进行了11次血腥而徒劳的战斗。当然,西方协约国是非常乐意唆使意大利卡多尔纳将军去冒险的。英法认为,如果能够迫使奥匈帝国两线作战,东面对付俄国,南面对付意大利和塞尔维亚,奥匈帝国这个君主国就要崩溃。即使协约国估计有误,德军为了支撑摇摇欲坠的奥军,也得从西线调兵,这样就能缓解协约国在东线战场上的压力。但事情的发展却是完全不同。

意大利的卡多尔纳将军无视伊松佐河缓慢地蜿蜒流向亚得里亚海沿途的泥淖平地和沼泽,只看到不远处的平坦平原。他毫不在意戈里齐亚城堡所保卫着的笔直的高山悬崖,带领意大利军队试图夺取面对戈里齐亚的的桥头堡。卡多尔纳还决定让意大利军队沿着200千米特兰提诺前线进攻。

伊松佐河防区的指挥权表面上由德奥联军大公欧根·冯·哈普斯堡掌握,但实际上掌握在斯拉夫将军博罗耶菲茨·冯·博伊纳手中,他的部队包括有经验的山地部队在内。卡多尔纳用2个意大利集团军来对付这些山地部队,力求占领特兰提诺突出部。意军经过代价高昂的战斗,于1915年攻占了突出部的边缘,但在其他地方,意军则都失败了。

沿伊松佐河的战斗于6月23日开始,尽管战斗的剧烈程度时常变化,但结果依然不变。的里雅斯特就在意大利军队眼前,然而对于卡多尔纳来说,他永远无法获得这块领地。

意军的血战历经夏秋两季,其间有短暂的间歇期以补充人员、器材和给养,但是到12月初这个防区冰封之时,意大利人虽付出了巨大代价,不过只在敌人防线上留下几处孤立的突入点。

在1915年年末至1916年年初整个冬天,奥匈战线相对来说处于休战状态。但春天阳光的温暖,激起了康拉德将军要攻下罗马的雄心。他集合了阿尔卑斯军的奥匈军队2个师,乘春天融雪的时刻发动进攻,直扑没有准备的意军。奥军把意军赶过伦巴第原,这促使意大利的维克托·艾曼努尔三世要求沙皇发起进攻,以围魏救赵,缓解意军的压力,结果,俄国的勃鲁西洛夫将军进攻了,进攻意军的奥军于是被抽调去对付俄国人。

奥匈帝国的多民族军队中的斯拉夫人,对俄国人并无恶感,同俄军的作战显得心不在焉,有时竟给他们自己的日耳曼军官捣乱。但他们对意大利的背叛的愤恨却是始终存在的,这是他们在沿意大利战线获胜的一个因索。他们一经被调往东线后,意大利战线剩下的奥军就退守山区了。卡多尔纳利用这个情势的有利条件去进攻特兰提诺,但他唯一的所获是几平方千米的阿尔卑斯山的岩石而已。在1916年余下的那段时间里,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军队只有些边界的小摩擦。

1917年夏,俄国的崩溃使德国和奥地利得以腾出手来向意大利发动联合进攻。到9月,德国奥托·冯·贝洛将军已经组成一支包括精锐的阿尔卑斯军在内的8个德国师和9个奥地利师的军队。贝洛采用了新的突击战术,这个战术在里加用来对付在数量上占优势的俄军,都可轻松获胜。

德军的部队集结,意大利的卡多尔纳将军是看到的,这本是德军进攻的预兆,但他置之不顾。9月初,两个开小差的罗马尼亚军官给意大利军队带来了详细的计划,表明德军的进攻将从卡波雷托地区开始。卡多尔纳对德军的进攻仍没有做多少准备。他命令意大利第2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构筑纵深防御阵地,但未再费心去监督他们的部署情况。

卡波雷托灾难

由于卡多尔纳对于意大利军队福利不甚关心,还拒绝给他们提供最基本的休息设施。至于对违犯规章的处分,他采用了文明军队废弃已久的野蛮刑罚。所以卡多尔纳的专制主义造成他的指挥官们对他的不敬。他颁发的命令常被下级所忽视。譬如意大利第2集团军指挥官路易吉·卡佩洛将军,无视卡多尔纳保卫卡波雷托的命令,擅自决定在卡波雷托东南16千米左右的托尔米诺附近进行反击,因此在防线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1917年10月24日破晓前,约有25万德奥联军蹲伏在卡波雷托待命,他们对于卡佩洛将军留下的缺口一清二楚。傍沱的寒雨和浓雾为他们提供了隐蔽条件。奥德军的大炮对准意军阵地,开始用烟幕弹和毒气榴筱弹交替密集轰炸。

当惊慌失措的意军盲目地东冲西突,窒息而乱成一团时,贝洛将军开始指挥奥德联军依次弹幕射击,缓缓推进,后面紧紧跟着用手榴弹和轻机枪装备的突击部队。当火力达到它的射程限度时,德奥联军就冲过意大利防线的缺口,绕过孤立地区的抵抗,从后面包围残敌。当意军想摸索着逃跑时,德奥联军的高爆炮弹又劈头盖脸地打来。

意军溃退下来,卡波雷托战线垮了

战争持续到24日下午,贝洛率领的德奥联军已渡过伊松佐河,意军全面溃退。第二天,奥德联军继续前进,这时的战局已经清楚地表明,意军只有有秩序地退却才能挽救这个局势。但卡多尔纳直到两天后的10月27日才下令意军撤退,此时卡佩洛的25个师意军已遭受严重打击。很多意军毫无斗志,不是投降就是逃跑。

当幸存的意军向后方跑了110千米,在皮亚韦河后面重新集结时,奥德联军以16个师的兵力打败意军的55个师,一举夺回了先前意军以100万人死伤的代价、沿着伊松佐河进行了11次血战所得到的几平方千米领土。卡波雷托之役几乎使意大利投降。在这次战役中,意军有1万人死亡,3万人负伤,29.5万人被俘,此外意军还丧失了大量的武器和装备。

把意大利从灾难的边缘拉回

意军逃到皮亚韦后,协约国方面急忙出手援助,他们调集了6个法国师和5个英国师去支援他们。由于这些增援,意军得以坚守在皮亚韦河,抵抗奥德部队。12月26日,德奥联军因兵力耗竭而撤退了。未能在意军逃跑前俘虏他们,使奥德联军懊丧不已,如果德奥联军当时能够集合起两三个新的骑兵师和装甲车辆,意大利也许就被彻底逐出战争。

阿尔曼多·迪亚兹

在意军参谋部,卡多尔纳被阿尔曼多·迪亚兹将军所取代,迪亚兹或许称不上一个较好的战略家,但至少比较关心他的部队。因为德奥军队入侵意大利的国土,意大利举国上下又出现了一片民族团结的气象,迪亚兹改编军队遇到的阻力很小,使自己的想法得以贯彻。

把意大利从灾难的边缘上拉回,对协约国说不上有多大的安慰。意大利虽然侥幸脱险,但德国东线战场上的俄国人却被打败了,大批的德国部队解脱出来投入到西线战场,与协约国的作战,协约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使意大利继续进行战争,以牵制部分德军兵力,缓解西线战场的压力。

为此,法国的斐迪南·福煦将军急忙赶往意大利罗马,同意大利人协调法英各师与意大利军队协同作战的行动计划。

11月7日,在拉巴洛召开的高级紧急会议上,协约国的英、法、意的首相和总理,以及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特使,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了会谈。此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各方同意组成以斐迪南·福煦为主席的最高军事委员会,以处理协约国急迫要解决的军事和政治问题。这为1918年“一战”的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

首先,即便战斗力不行,但地理位置好啊,沿海易建港口,其次,它是影响北非最重要的地方,最后,这地方是欧洲文明的起源

我们都知道,意大利的地理位置是很优越的,位于地中海的中央,又沟通非洲。所以各国明明知道它是个累赘,却争相拉拢它。

尽管意大利的军事实力非常的差劲,但是不管怎么说对于属于它敌对的一方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简单来说就是还是有一点用处的。

因为有的国家希望意大利在战争中保持中立,有的国家希望可以利用意大利的地理优势对付奥地利。

毕竟是,站队鬼才

福煦元帅简介 协约国总司令福煦 福煦代表协约国主持了一战受降仪式

中文名:斐迪南·福熙(福煦)

外文名:Ferdinand Foch

国 籍:法国

出生地:上比利牛斯的塔贝斯

出生日期:1851年10月2日

逝世日期:1929年3月20日

职 业:军人、协约国军总司令

毕业院校:法国高等军事学院

主要成就:对协约国战胜同盟国有重大贡献

代表作品:《作战原则》

军 衔:陆军元帅

性 别:男

协约国总司令三国元帅——福煦

斐迪南·福煦(Ferdinand Foch,1851年—1929年),法国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几个月协约国军总司令,公认是协约国获胜的最主要的领导人。一战爆发后参加了多场战斗。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被任命为北部集团军司令,并一直任职到罗伯特·内维尔接替约瑟夫·霞飞出任法军总司令,之后被调往法军总部。1918年被任命为协约国最高司令。1918年代表法国在贡比涅森林签订对德停战协定,后又在巴黎和会上发挥重要作用。生平有不少著作,曾提出胜利在于意志的观点,后来认识到军队新装备和机械化程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强调歼灭思想和集中优势兵力原则。著有《战争原理》、《战争指南》等。

马恩河成一战最为惨烈战役:福煦统帅击败德国

事件回顾

3月25日,福煦和克列孟梭首相及法军事领导人在贡比涅进行磋商。(lssjt)他们面临德国第7集团军最近对瓦兹河的进攻。福煦主张:“面临协约国战线破裂的危险,我们必须对西线所有军队实行统一指挥。”与会的其它人推选福煦协调西线协约国军的行动。66岁的福煦在马恩河和索姆河地区指挥战斗。3月26日,法国陆军总参谋长费迪南德-福煦将军被任命为西线英法军队总指挥。

认识斐迪南·福煦

斐迪南·福煦(Ferdinand Foch,也译为“福熙”。1851年—1929年),其父拿破仑·福煦,是拿破仑一世皇帝的旁系。

1881年晋升少校,在参谋部三局任职。1887年,福煦毕业于法国高等军事学院。1895年在高等军事学院读研究生。1896年——1900年任高等军事学院教授。1900年晋升中校。1908年——1911年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1911年晋升中将,调任第13师师长。次年升任军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任法军第九集团军司令、“北方”集团军群司令、法军总参谋长,战争后期任协约国联军总司令,对协约国最终战胜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起了重大作用。

1918年8月获法国元帅军衔。1919年起任协约国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

战后,获英国陆军元帅和波兰元帅,也是史上唯一一位拥有三个国家元帅头衔的人。著有《作战原则》等军事著作。

职业生涯

1873年从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毕业后参军。1885年入高等军事学院,两年后毕业到参谋部任职。不久,又入高等军事学院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讲授战略课。1894年任教授,1908年以准将衔任院长,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的军事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1911年任师长,1912年任军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福煦历任第9集团军司令、“北方”集团军司令、法军总参谋长,战功卓著。特别是在马恩河战役中,他力排众议,率军以反击手段成功地阻止了气势汹汹的德军进攻,守住了阵地,使危在旦夕的巴黎转危为安,被法国舆论界誉为“欧洲第一军事家”。战争期间,协约国联军一度由于缺乏统一指挥,互不协调,而被德军各个击破。血的教训使协约国首脑认识到了福煦所主张的建立统一的联军统帅部的重要性。1918年4月,福照被指定为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统一指挥英、法、美等国军队对德军发起总攻。在联军的强大攻势下,德军防线全面崩溃,被迫于11月7日打着白旗向联军投降。福煦为协约国战胜盟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18年8月,获法国元帅军衔。他在战后出席巴黎和会,任法国代表团首席军事顾问,主张扩张法国领土。俄国十月革命后,积极策划武装干涉苏俄。他曾获英国元帅和波兰元帅称号,并被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和最高军事委员会委员。

个人影响

著有《战争原理》、《战争指南》和《1914~1918年战争回忆录》等。1918年,福照被指定为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统一指挥英、法、美等国军队对德军发起总攻。在联军的强大攻势下,德军防线全面崩溃,被迫于11月7日打着白旗向联军投降。福煦为协约国战胜盟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马恩河战役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军队同德军于1914年和1918年在法国马恩河地区进行的两次会战。

第一次战役1914年8月法国边境之战后,法第4、第5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于9月初撤至马恩河以南,在巴黎至凡尔登一线布防。法军总参谋长J.-J.-C.霞飞将军组建第6、第9集团军,分别部署在巴黎外围以及第4和第5集团军之间,准备实施反攻。德第1、第2集团军为追歼法第5集团军,偏离原定进攻方向前出到巴黎以东地区,暴露了第1集团军的右翼。德军总参谋长H.J.L.von毛奇获悉法军即将反攻后,于9月4日命令第1、第2集团军在巴黎以东转入防御,第3、第4、第5集团军南下,协同从东面进攻的第6集团军合围凡尔登以南的法军。但德第1集团军司令A.H.R.von克卢克拒不执行命令,继续率军南下,形成有利于联军反击的态势。同日,霞飞命令法第5、第6集团军和英远征军对德第1、第2集团军实施主要突击,法第9、第4集团军牵制敌第3、第4集团军,法第3集团军在凡尔登以西实施辅助突击。此时,在巴黎至凡尔登一线,联军66个师108.2万人对德军51个师90万人;在主攻方向上,联军兵力是德军的两倍。

9月5日,法第6集团军先头部队与德第1集团军在乌尔克河西岸遭遇。法军首次使用汽车(共1200辆)把第6集团军一部由巴黎运往前线。克卢克发觉右翼和后方受到威胁后,命令所部于8日全部撤至马恩河北岸,遂与第2集团军之间出现宽50公里的防御间隙。6日,法第5集团军和英远征军从德军防御间隙地带穿插,8 *** 近马恩河,构成对德第1集团军的包围态势。同时,德第2集团军业已暴露的右翼也面临被围的危险。9日,德第1、第2集团军被迫后撤。德军在其他地段虽略占上风,但鉴于第1、第2集团军所面临的态势,毛奇于10日下令全线停止进攻,撤至努瓦永至凡尔登一线。此次会战以德军失败告终。英法联军在200公里的战线上推进60公里,伤亡25万人,德军损失30万人。此役双方均有失误:毛奇远离战场,对前线战况不明、指挥不当,各集团军缺乏协同,导致速胜计划破产;英法联军行动迟缓,坐失战机,使德军保存了实力。

马恩河会战过程

1914年7月28日,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为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8月1日,德国以俄国进行战争动员为由,对俄宣战。8月3日,德国又以法国不接受它所提出的“中立”的条件为借口,向法国宣战。

德国的战争计划是前总参谋长施利芬在1905年制定的,其核心是:集中强大兵力于西线,通过防务空虚的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从侧翼包围法军,速战速决打败法国。然后挥师东进,再去对付俄国。战争爆发后,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遵循其前任的计划,仅用9个师的兵力监视俄国,而在西线则集中了7个集团军,共78个师,以梅斯为轴心分为左右两翼。左翼2个集团军,共23个师,守卫梅斯以南法德边境的阿尔萨斯和格林地区的阵地;右翼5个集团军,共55个师,借道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突破法国北部边境。

自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军为报失败之仇,从1872年起开始就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对德作战计划,到开战前已有17个之多。最新的计划是由法军总参谋长的霞飞将军制定的,即“第17号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认为德军将集结在设防巩固的法德边境线上,因此法军要在这里展开积极主动的攻势,并一举收复在普法战争中失去的阿尔萨斯和格林两省。

1914年8月4日,右翼德军侵入比利时,遭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在列日要塞被阻3天,到20日才占领布鲁塞尔。此时,法军的几个主力集团军却在按照“第17号计划”发起对德军左翼的进攻。然而,初期的战斗表明,“第17号计划”糟糕得很。在格林,法国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在进攻萨尔堡和莫朗日两地德军的防线中,被打得焦头烂额。右翼德军在占领了比利时后,其5个集团军的近百万人马,像一把挥舞的镰刀,从比利时斜插入法国。走在最右面的是克卢克指挥的第1集团军,约30万人,被视为右翼的主力和向巴黎进军的主攻部队。该集团军于8月24日由比利时进入法境。8月25日,德军攻占那慕尔。霞飞为阻滞这支德军右翼部队的前进,从格林战场调集兵力,组建了法国第6集团军,由毛老里任司令。

9月2日,德军克卢克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已挺进到距巴黎仅有15英里的地方了,霞飞指挥的法军主力为阻遏德军右翼所作的努力已告失败。巴黎人心惶惶,法国 *** 也牵往波尔多。

然而,克卢克并没有直接向巴黎前进,而是向东旋转,以配合比罗指挥的德第2集团军围歼法第5集团军。这样,德军旋转战线上的侧翼就要从巴黎的近边经过,并且还要横越法第6集团军的前方。霞飞当时还不能迅速把握这个机会,他还是命令部队继续后撤,但是巴黎卫戍司令加利埃尼将军马上看清楚了这一点,他兴奋地喊道:“他们把侧翼送上门来了!德国人怎么这样蠢!我不敢相信有这样的事,这太好了。”他立即命令毛老里的法第6集团军准备攻击德军的右翼。他又打电话给霞飞,请他批准攻击行动,但霞飞没有表态。加利埃尼又驱车驶往英军司令部,希望赢得他们的支持,但英军参谋长表示对攻击德军右侧翼的计划“不感兴趣”。

9月3日晚,克卢克抵达马恩河,而他所追赶的法第5集团军和其外侧的英国远征军已在当天早些时候渡过了马恩河。这两支仓促退却、陷入疲惫和混乱之中的部队,虽曾一再接到炸毁桥梁的电令,但都未去炸毁。克卢克占领了这些桥头堡之后,不顾柏林最高统帅部要他与比罗的第2集团军保持齐头并进的命令,准备立即于次日清晨渡河,继续他追逐法第5集团军的行动。

这一天,克卢克集团军的官兵们行进了近30英里。据一位法国目击者说,德军士兵到达马恩河北岸附近时,“许多人倒在地上,疲惫不堪,只是迷迷糊糊地嘀咕着:'30英里!30英里!'别的累得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克卢克累垮了他的士兵,也远远地超越了他的给养车队和重炮队。在他看来,法军在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决没有一声军号便可调头来攻击他的士气和能力。“他没料到法军中有一位叫加利埃尼的老家伙,正等着他的疏忽大意呢。”

9月4日,克卢克一面向前挺进,一面直言不讳地告诉最高统帅部,他无法执行要他留在后面作为德军第2集团军侧卫的命令。要等比罗的德第2集团军赶上来,势必停止进军两天,他认为这将削弱德军的整个攻势,给法军以重振旗鼓、自由行动的时间。事实上,比罗的第2集团军也同样疲惫不堪。于是,克卢克把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摆在一边,继续向东南推进,换言之对于巴黎是越走越远了。

在柏林,从德皇到普通百姓都认为法军即将被彻底消灭,德国的胜利即将到来。只有总参谋长小毛奇心里充满疑窦:“胜利者必然有俘获,但追击法军以来我们的俘虏在哪儿呢?在格林有2万,其它地方合计起来,也只不过一两万人而已,再说缴获的大炮数量也较少。法国人是不是在有计划地撤退呢?”

9月4日早上,法军侦察机的报告使加利埃尼看到了他“必须立即行动”的时机。克卢克部队向巴黎东南方向的冒险挺进,已使他的殿后部队成了毛老里的法第6集团军和英军进攻的目标。上午9时,在还未取得霞飞同意的情况下,加利埃尼就向毛老里发布预令,让他先作好战斗准备。然后他给总司令部打电话,请霞飞下达攻击的正式命令。但霞飞未置可否。

其实,霞飞也是有反攻计划的,而且计划里面也包括使用毛老里的第6集团军进攻德军右翼外侧这个打算在内。霞飞希望再有一天时间,好让增援部队赶到,让第5集团军作好部署,让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争取英军的配合。听完加利埃尼的请求后,霞飞面对作战地图,思考着。霞飞是个过于沉着的人,他可以一言不发地坐在椅子上整日地思考,而不管别人议论他什么。

下午,当加利埃尼又打电话来时,霞飞终于批准让毛老里的第6集团军从马恩河北岸发动进攻,并且于当晚10时下令法军其他部队停止后撤,于9月6日开始发动全面反攻。

然而,英国人却拒绝执行这项反攻计划。霞飞着急了,亲自于9月5日下午前往英军司令部说服英军司令弗伦奇爵士。最终,弗伦奇答应了霞飞的要求,并表示将“竭尽全力”参加战斗。傍晚,霞飞回到自己的司令部,向部队发布了一项简短的动员令:“我们马上就要参加一个会战,这是关系我们国家命运的一战。撤退的阶段已经结束,现在我们应全力以赴,向敌人进攻并把他们逐回,部队倘若不能再前进,那就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阵地,宁肯战死而决不后退。在当前情况下,任何示弱的行动都是不能容忍的。”

9月5日,当克卢克集团军经过巴黎东面,可以望见埃菲尔铁塔时,其右后方侧翼受到毛老里的法第6集团军的袭击。克卢克立即命令第3和第9军回过头去对付毛老里,而这两个军的任务是负责掩护德第2集团军的右翼的。所以他们的撤退,使德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之间,产生了一个宽达20英里的缺口。因为面对着这个缺口的英军,已经迅速地撤退,所以克卢克才敢冒这个危险。对德军来说,取胜的关键就在于它能否在法军主力部队和英军利用着一缺口突破自己的蜂腰部之前,击溃法军的两翼,即毛老里的第6集团军和福煦的第9集团军。

克卢克重点对付毛老里的部队。毛老里快要顶不住时,请加利埃尼从巴黎城内速派兵增援。“这一要求启发加利埃尼组织了战史上第一支摩托化纵队,即马恩出租汽车队。加利埃尼令巴黎警察征集了大约600辆出租汽车,将1个师的兵力输送到战场,使毛老里最终没被克卢克打垮。”

9月6日凌晨,法军发起全线反攻。法第6集团军继续与德第1集团军在奥尔奎河上激战;法第5集团军也掉转头来,变撤退为进攻,同德第1集团军厮杀,并同德第2集团军右翼交火;法第4和第9集团军则截住德第3、第4集团军,使德第1、第2集团军陷于孤立。9月8日,关键时刻,弗伦奇率领英军的3个军悄悄地爬进了德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将德国第1集团军与第2集团军隔开了,使克卢克和比罗面临着被分割包围的危险。于是,比罗遂在9月9日下令他的第2集团军撤退。当时克卢克的第1集团军虽暂时击败毛老里,可此时他也处于孤立的境地,不得不于同一天也向后撤退。至9月11日,德军所有的军团都后撤了。至此,马恩河会战结束。协约国军粉碎了德军的速战速决的计划,保住了巴黎,遂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西线战场形成了胶着状态。这场会战的战略性结果十分巨大,德国人丧失了其优先击败法国再转过身来对付俄国的唯一机会。

在这场会战中,交战双方先后投入150万的兵力,伤亡人数在30多万以上。其中,法军阵亡2.1万人,受伤12.2万人;德军阵亡4.3万人,受伤17.3人。自大战爆发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德军遵循施里芬定下的基本方针,迅速穿越比利时领土向法国本土挺进。那时整个德国,甚至几乎全世界,都深信德军会很快胜利,巴黎即将被占领。然而,当德国人的胜利似乎唾手可得,法国人的灾难迫在眉睫时,协约国军却在马恩河畔转败为胜,因而被人们称为“马恩河畔的奇迹”。美国著名战史专家米德尔顿在论及协约国将领中谁对马恩河会战的贡献最大时说:“历史表明,要求得到'马恩河战役得胜者'这一称号的颇不乏人,但加利埃尼比起大部分人更是名正言顺”。

第二次战役

第二次战役1918年5~6月,德军在埃纳河地区实施进攻后,形成正面80公里、纵深60公里的马恩河突出部。随后,德军统帅部计划在马恩河地区集中3个集团军的兵力(第7、第1、第3集团军,共48个师,6353门火炮、约400架飞机),从蒂耶里堡、埃纳河地段突破协约国军队防线,尔后向巴黎发展进攻,以夺取战争的胜利。法国第6、第5和第4集团军(共36个师,3080门火炮)采取纵深梯次配置组织防御,并准备适时转入反攻。7月15日零时30分,法军出其不意地对即将发起进攻的德军实施猛烈的袭击。4时50分,德军第1、第3集团军经3个多小时的炮火打击后,在兰斯以东发起进攻,突破法军第一道阵地,但在第二道阵地前被猛烈炮火所阻。德第7集团军在若尔戈讷、圣埃弗雷兹地段突破法第5、第6集团军防线,推进5~8公里,并强渡马恩河。法军航空兵和炮兵轰炸马恩河各渡口和桥梁,迟滞德军前进。16~17日,德军企图发展进攻,未果。

协约国军队在防御过程中增调部队准备反攻。联军总司令F.福煦决心由法第10、第6集团军(25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包括8个美军师、4个英军师、2个意军师,共2103门火炮、1100架飞机、500辆坦克)从马恩河突出部西侧对当面德军(18个师,918门火炮、约800架飞机)实施主攻,法第9、第5集团军从突出部东侧实施助攻,以解除德军对巴黎的威胁。7月18日4时35分,法第10、第6集团军在徐进弹幕射击掩护下,未经炮火准备即在贝洛至丰特努瓦50公里正面上向德军发起反攻,当日推进3.2~8公里。19日,第9、第5集团军从东面发起反攻。德军伤亡惨重,于21日向马恩河北岸撤退。8月2日,协约国军队收复苏瓦松,至8月4日肃清马恩河突出部的德军。双方战线在埃纳河和韦勒河地区趋于稳定。此役,协约国军队损失6万人,歼敌12万人,向前推进40公里,将防线缩短45公里,达成战役目的,并由此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兵力兵器不足和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

第二次战役过程

1918年5~6月,德军在埃纳河地区实施进攻后,形成正面80公里、纵深60公里的马恩河突出部。随后,德军统帅部计划在马恩河地区集中3个集团军的兵力(第7、第1、第3集团军,共48个师,6353门火炮、约400架飞机),从蒂耶里堡、埃纳河地段突破协约国军队防线,尔后向巴黎发展进攻,以夺取战争的胜利。法国第6、第5和第4集团军(共36个师,3080门火炮)采取纵深梯次配置组织防御,并准备适时转入反攻。7月15日零时30分,法军出其不意地对即将发起进攻的德军实施猛烈的炮火反准备。4时50分,德军第1、第3集团军经3个多小时的炮火准备后,在兰斯以东发起进攻,突破法军第一道阵地,但在第二道阵地前被猛烈炮火所阻。德第7集团军在若尔戈讷、圣埃弗雷兹地段突破法第5、第6集团军防线,推进5~8公里,并强渡马恩河。法军航空兵和炮兵轰炸马恩河各渡口和桥梁,迟滞德军前进。16~17日,德军企图发展进攻,未果。

协约国军队在防御过程中增调部队准备反攻。联军总司令F.福煦决心由法第10、第6集团军(25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包括8个美军师、4个英军师、2个意军师,共2103门火炮、1100架飞机、500辆坦克)从马恩河突出部西侧对当面德军(18个师,918门火炮、约800架飞机)实施主攻,法第9、第5集团军从突出部东侧实施助攻,以解除德军对巴黎的威胁。7月18日4时35分,法第10、第6集团军在徐进弹幕射击掩护下,未经炮火准备即在贝洛至丰特努瓦50公里正面上向德军发起反攻,当日推进3.2~8公里。19日,第9、第5集团军从东面发起反攻。德军伤亡惨重,于21日向马恩河北岸撤退。8月2日,协约国军队收复苏瓦松,至8月4日肃清马恩河突出部的德军。双方战线在埃纳河和韦勒河地区趋于稳定。此役,协约国军队损失6万人,歼敌12万人,向前推进40公里,将防线缩短45公里,达成战役目的,并由此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兵力兵器不足和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

马恩河会战评价

一、德皇威廉二世指派小毛奇接任参谋总长,如果只是基于年青时期的朋友,而没有考量到他的才能与军事素养,那麼就是过于滥情与草率。就后世史家及军事战略学者所评,小毛奇除了蒙其叔父老毛奇的福荫外,他长年在德皇身边,倍受重视,深体德皇之意。且他与皇亲国戚的关系非常融洽,获得德皇的信任与王公大臣们的喜爱,他自知难以担任此重任,但德皇却当面应允“战时我会代而行之”的话语。在不谙军事之下,史利芬计画就是他的救急仙丹,以不变应万变。

二、大战直前情势并非有全面燎原之势,任谁都没有想到一个旧时代的民族情绪发洩,会引爆世界性的大战;奥塞两国若直接谈判,不要假以民族认同扩大情绪,不要以联盟的形式介入,或许可以用战争的另一种方式来解决这项“情绪性事件”,其中比较显著的事例与漫延,却逐步走向战争,变质为民族战争,全国民的战争。

三、普法战争后,毛奇率兵入巴黎城,迫法国割让亚洛两州,种下德法世仇;期间法主动亲近俄国,两国关系紧密,共同的敌人就是德国,史利芬认为日耳曼必须两方面同时作战,他认为只有实施内线作战与国内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迅速的机动与战力击败法、俄。他的作战关键就是“东守西攻”,因为法国是危害最大的敌人,而俄国国力虽强,但可藉地障予以拖缓,这是处在强邻与地缘居中不利态势下的战略作为,史利芬的杰作,纯就军事言,堪称完美,但1914年的变化与1905年相较,可以说完全不一样,三国协约已经形成,法国的民心士气及英国的从中拨弄,怎可纯就军事战略来考量的,况且,俄国的“巴尔干联盟”主要的就是要排除日耳曼族的高涨,这些可能是史利芬生前无法预料,而小毛奇也未加重视的事。

四、小毛奇修改了史利芬计划,从西线 *** 的7:1改为3:1,就隐然有维护皇太子及王公大臣们作战胜利的考量,小毛奇是否能体会史利芬计划的精髓,后人不知道,如果以德军的机动战力,纵然是3:1,应该可以达成从右翼攻略法国的目的,(这可以从鲁登道夫攻略列日要塞证明),但错在抽调兵力到东线(事实上,两个军也没有到达),及皇太子及王公大臣们完全不明瞭史利芬计划的旨趣,要他们拒守诱敌,他们却要加强兵力,主动发动攻势,抢占战功,完全破坏了作战计划的精神。

小事用脑,大事问心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为了获得预期结果,有自信与勇气冷静地面对现状,并快速全面了解现实分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再判断出最佳方案且对其有效执行的能力。

理性是基于现有的理论,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到确定的结果。反之就是反理性。理性的本质就是否定与怀疑。

但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性思维其实是有局限的,而且这种局限很难被人们察觉,它不仅会影响我们塑造自己的人生目标,还会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限制我们。如果我们能突破理性思维这道屏障,很多人生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还是从经营之神稻盛和夫的故事说起:稻盛和夫有个有趣的习惯,他每次展开新的、难度较大的工作时,都会刻意去找一些“理性不足,感性有余”的人一起商讨自己的想法。这些人对稻盛的专业往往并不在行,但对他的提案总是表现出足够的兴趣和赞同,并鼓励他一定要试试。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荒唐:一个人要不是虚荣心作祟,他不至于总找外行人来捧场吧?但稻盛和夫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此前,他同样信奉理性思维,每次冒出新想法、新点子,他都会向那些一流大学出来的优秀人才征求意见。可他们听了提案后常常反应冷淡,表示这样的想法是多么脱离实际、多么缺乏根据。

稻盛和夫看着这些“智慧的大脑”列出的全是“不能成功”的消极理由,深感失望,他说:“再美好的想象之花,经他们冷水一浇,也难免萎缩凋零,本来可以做成的事情也做不成了。”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训,他就更换了商量的对象。

当然,你会认为这只是个案,不足以说明问题,那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其他精英的言论:

·1911年,法国军事战略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军队总司令斐迪南·福煦说:“飞机是有趣的玩具,但没有军用价值。”

·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伯特·密立根说:“人类不可能利用原子的力量”。

·1943年,IBM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说:“我认为世界市场对计算机的需求大概是5台”。

·1946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总经理达里尔·扎努克说:“电视机只要上市6个月就抓不住消费者了,人们很快会厌倦每天晚上盯着一个胶合板箱子看。”

·1957年,电子管发明者李·德弗雷斯特说:“无论未来科技如何发展,人类永远无法登上月球。”

·1977年,美国数据设备公司(DEC)创始人肯尼斯·奥尔森说:“让每个人都拥有一台电脑不合常理。”

很难想象,这些悲观的判断是从当时几乎最聪明理性、最专业权威的人嘴里说出来的,但从他们当时的处境看,这些结论似乎非常符合逻辑,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告诉他们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理性思维的局限正在于此——它只相信自己所见所闻的一切事情,对于已知之外的未知,它会主动怀疑并排斥。因此,《意念力》的作者大卫·霍金斯告诫我们:“理性,是将我们从低级本性的需求中解放出来的大救星,但同时也是一个严厉的看守,拒绝我们向智慧之上的层面逃离。”

可见,稻盛和夫的做法不仅不荒唐,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智慧。

那么,理性思维是否可以就此剔除呢?

也不是,理性思维自有用武之地,至于如何使用,不妨继续看稻盛和夫的做法,他说:“在事情的构想、构思阶段,需要营造大胆乐观的氛围,但是将构想转到具体计划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时应该基于‘悲观论’,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仔细、慎重的分析,制订周密的计划。”

之后,他话锋一转:“然而,到了计划付诸实行的阶段,就要再次强调‘乐观论’,坚定地采取行动。就是说‘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这是成就事业、变理想为现实时必须具备的态度。”

原来稻盛和夫的智慧就在于他知道如何巧妙地避开理性思维的局限——在不需要的时候将其关闭,在需要的时候再将其打开。所以我们要想成事,最好不要在理性思维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黑”,而应遵循“先感性,后理性,再感性”的模式。

这与《人生算法》的作者喻颖正说的“人生最好的模式是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如出一辙。

小事用脑,大事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