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怎样理解路的因信称义的潜台词 路德所说的‘惟独因信称义’是说,身为天主教徒(当时他还没有誓反),路德获悉人

怎样理解路的因信称义的潜台词

路德所说的‘惟独因信称义’是说,身为天主教徒(当时他还没有誓反),路德获悉人在天主面前称义牵涉到领洗、个人的功绩和善工,以及由教士施行的赎罪圣礼.教士会听教友告解、批准赦罪,并规定后者执行可能包括自我惩罚的赎罪方法.

为了与神和好,路德穷究罗马天主教教义中一切有关称义的资料,包括斋戒、祷告和自我惩罚在内,可是仍然一无所获.在失望之余,他一次复一次的阅读诗篇和保罗的书信.最后他心安理得地断定,人得以在上帝面前称义不在乎个人的功绩、善工或所作的赎罪安排;反之,人惟独借着信心才能称义.路德对“惟独因信称义”的见解如此热心,以致他在将罗马书3:28译成德文时把“惟独”一词加在“信”一字之前.

因信称义”是《罗马书》的主题.《罗马书》中,已把“因信称义”论述得十分清楚:因为世人都犯了罪,都是罪人.自从我们的始祖亚当犯罪以后,【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的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3:20)】同样,也没有人因为有好行为能在神的面前称义.现在,耶稣基督成为赎罪的羔羊,他担当了我们所有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如果你信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接受耶稣做个人的救主,那么,你的罪就被主的宝血洗净,就能在神的面前称义,得着神赐的“永生”.这是恩典,是【白白地称义(罗3:23下)】.

中世纪初,天主教徒马丁路德因发现“因信称义”(天主教是不准教徒看圣经的),在威登堡教堂门上张贴了教皇95条罪状,大大反对赎罪票,才有了“改教运动”.也才有了今天的基督教.

宗教问题:什么是“称义”,“称义”与“成义”相同吗

称义和成是两个意义丰富的《圣经》专用词,两者是不能等同的。

称义的意思是:你虽有罪,但上帝因为你信耶稣为你的救主,就“算你为义”。基督的死已经为你还清你的罪债。你在天上的案卷里的罪债,已经勾销。

所以因信称义之后,我们还必须因信成义,并因信成圣。信什么?不是信自己,而是信基督有足够的能力保守我们不跌倒。

圣经中“本于信,以致于信”是什么意思?

;可理解为因信称义的人必得生。

该经文出自罗马书1:17,在和合本中的整句经文为: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为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本于信,以至于信的意思可以为:由始至终本着信心。神不会按人的行为将义归与某人。

“本于信,以致于信”与哈巴谷书二章4节“义人必因信得生”神的宣告完全吻合。这句话可理解为:“因信称义的人必得生。”这一解释也与《中文圣经新译本》对此句的译文意思相符。

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旧约圣经》即犹太教的《圣经》,为从犹太教传承下来的。全书卷数和次序,基督教各派略有不同。《新约圣经》为基督教的经典,共27卷,包括记载耶稣生平、言行的“福音书”,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传为使徒们所写的《书信》和《启示录》。

https://

扩展资料:

《圣经》主题思想:强调神与人立约关系:人守约则得赐福,人背约则受惩罚。《圣经》为一部宗教主题思想非常鲜明的作品,具有犹太民族的文化个性。通过一些典型人物传记的描写,强调了神与人立约的关系,提出人守约则得赐福,背约则受惩罚的观念。

《圣经》采取传记的写作方式,不仅写出了犹太民族的发展历史、基督教思想的形成历史,更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写出来一部人类灵魂发展进化史,探索人类心灵。圣经因此更增加了情感上的力量和审美上的人文意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圣经

因信称义 信仰的救 因行称义 区别和联系?

联系

都是信仰上帝

区别

关键在于如何得救,是依赖教会还是自己拯救自己

因行称义,就是要按照教会规定的行为,按教皇的命令去做才能得救,本质上是要维护教皇的权威.

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提出的,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内心进行忏悔,就能够赎罪,而不用靠教会,教职人员和繁琐的圣功.

信仰得救是加尔文提出的,后来发展成先定论.成功与失败,生与死都是由上帝决定好的,与教会无关,人只要虔诚信仰上帝,就能够得救

后两者本质上是否定教会,否定教皇神权.体现的是资产阶级在发展中要求冲破罗马教权的束缚.

圣经因信而称义是什么意思 圣经因信而称义是什么意思啊圣经因信而称义是什么意思 圣经因信而称义是什么意思啊


因信称义中的信和义是什么意思

我简单的理解为:

"信"就是相信上帝是唯一的真神并且把耶稣基督做自己生命的救主.

"称义",一词原是法庭用语,指法官宣判一方得胜。在希伯来的法庭只有原告与被告双方,没有检察官。法官听完控辩双方陈词,认为证据对哪方有利,便判那一方胜诉,因而亦是使胜诉一方‘称义’了.意即“成为正义的’。"义"就是正义和无罪的.

罗马书默想03:称义的原理

读经:罗马书3:21-31

在圣经中有两座重要的山,旧约是西乃山,新约是加略山。西乃山是神借着摩西颁布律法的山,律法是定罪的。加略山是神借着耶稣宣告赦罪的山。基督徒的生命经历,是先来到西乃山被定罪,然后来到加略山被称义。

称义是一个法庭用语,一个嫌疑犯被宣告无罪,当庭释放,这就是称义的含义。称义的反面就是定罪,诗歌唱道:“因信称义,永不再定罪,是何等平安喜乐。”

保罗从罗马书1:18-3:20阐述我们都在罪恶之下,我们都是被定罪之人。罗3:21开头有一个字“但”,这个转折词表示事情发生翻转,这是从定罪到称义的翻转。从罗3:21-5:21保罗又用了三章的经文在论述称义的教义。

马丁路德认为因信称义的教义是整个基督教教义的根基,马丁路德重新发现福音,这是因信称义的福音,掀起了16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运动。

要明白有关称义的原理,罗3:21-31的经文是非常关键的经文。

首先,我们看到称义是唯独恩典。

恩典是人不配得的,不是人靠自己的努力赚取的,乃是无功受惠的。

在称义的事情上,我们的贡献是零,没有我们半点的参与,没有我们半点的功劳。

我们的称义源于神丰富的恩典,经上说是叫我们白白的称义。恩典的教义,使我们在神面前没有任何夸口的余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

其次,我们看到称义是唯独基督。

耶稣基督是我们称义的根基,离开耶稣基督,就没有称义的可能。

耶稣基督为我们做了双重意义的牺牲,好叫我们可以得着神的义。

第一,耶稣为我们做了救赎性的牺牲。

救赎是一个市场用语,将我们带到奴隶市场,付出赎金将一个奴隶赎买,使他得着释放和自由,这个行动就叫做救赎。

耶稣基督不是用金银等物,乃是用自己的宝血将我们救赎,使我们得着释放和自由。他是向神付了赎金,满足神公义的要求。我们亏欠神的义,耶稣借着舍命流血满足神的义。

第二,耶稣为我们做了挽回性的牺牲。

挽回是一个祭祀用语,将我们带到祭坛那里。耶稣献上自己做挽回祭,挽回的乃是神的忿怒。一个戴罪之身的人站在公义的神面前,他对罪所发的忿怒足以毁灭我们。当神要倾覆我们的那一刻,耶稣基督介入神与我们之间,走上十字架,神对罪人所积蓄的所有的忿怒都倾倒在他身上,耶稣为我们喝尽了神裂怒的杯。

世界万物坏了,神只要说一句话,就可以修复一切。但是人坏了,神必须要付出他儿子生命的代价,如此人才能被修复。如此恩典,使我敬畏!

最后,我们看到称义是唯独信心。

我们犹如钟摆容易走向两个端点,要么走向律法主义,要么走向非律主义。

律法主义者主张只有遵行律法才能称义。问题是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守住律法,律法是一个整体,一旦违背一条,就违背了众条。

福音告诉我们,我们所不能遵守的,耶稣为我们守住了全部的律法。当我们相信耶稣的那一刻,他的遵守就等于我们的遵守,他因为遵守律法而获得的义都归算在我们身上。

马丁路德说:“福音不是我们做了什么,乃是耶稣基督为我们成就了一切。”

因此,保罗指出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不是立功之法,乃是信主之法,叫我们一个都不能在神面前自夸。

非律主义者则认为因信称义的教义废弃了律法,保罗指出不是废弃律法,更是坚固律法。

律法与福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律法定人的罪,福音却使人称义。律法为我们接受福音做了很好的铺垫。

再者,福音赋予了我们遵行律法的能力。改革宗神学认为律法的第三功用就是律法成为我们成圣的指南。

称义的方法是唯独信心,信心的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信心的价值在于信心的对象。因信称义,容易错误的解读为“因为我相信,所以我称义”。其实这里的“因”是“借着”的意思,用“借信称义”对于现代读者更容易理解。

结语

末了的话,我要强调的是,因信称义的真理不是一套纯粹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经历。我们可能明白有关因信称义的真理,但我们可能没有经历因信称义。重要的是我们要经历因信称义,你经历因信称义了吗?

“因信生义”名词解释

在教会的信仰生活中,存在着一个既十分矛盾又十分可怕的现象,就是一方面强调不能以片面、孤立地强解神的话来使用圣经,另一方面却又大搞望文生义谬解圣经。不知从什么年月开始,“因信称义”的道理在很多教会的很多信徒观念中,渐渐地脱离圣经中“因信称义”的本意。一个严重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人早已将“因信称义”移花接木般简单的不正确地理解为:只要相信耶稣是救主,就能得救进天国。并且也籍着人云亦云的惯性力把根越扎越深。教会成了个体通向上帝和天堂之途的一个中介,人们要想能够面向上帝,必须首先面向教会,教会是上帝在俗世中的代言人,个体通过教会来与上帝间接沟通,从而把信仰上帝变成了信仰教会。在这种认识情况下,在教会的盘剥下,马丁路德掀起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提出”因信生义”的观点,认为信仰是人获救和在上帝面前成为义人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人们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获救。路德的这种方式,直接使信徒获得了一种不通过教会而能获救的途径,把宗教从个体之外来到个体

之内。马丁路德则认为只要人们对上帝”信”就能够临见上帝,如同中国的禅宗对佛教的“改革”一样。但是,路德对于“信仰”也没有能够做出深刻的解释,他把“信仰

”当作一种经验,是一个人内心经受的一种经验的表述。